(一)使用前准备
1、气瓶的卸下与安装
本呼吸器在使用前,气瓶内必须有足够的清新空气(气瓶气压一般为28-30MPa),如果气瓶贮存的气量不足,则应卸下气瓶进行灌充或换接贮
存有足够空气的气瓶,气瓶的卸下和安装方法为:
1)关闭气瓶阀,排放掉导气软管中的余气。松开气瓶捆绑带,拧开气瓶连接螺帽,卸下气瓶。
2)将气瓶充满空气后,按卸下气瓶相反的顺序装上气瓶。如果需要调节气瓶捆带的长短,打开气瓶捆带机构,调整到合适的长度。
2、从缠线轮架上摘下快速接头座及长软胶管
1)右手握住快速接头座向前推。
2)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快速接头座的卡环向后拉,即刻从缠线轮架上摘下快速接头座及软胶管。
3、连接软胶管及供气阀
1)将长软胶管与Y型三通接头插接。
2)将两根短软胶管与Y型三通接头插接,将供气阀边管与短胶管插接。
4、检查显示压力及气密性
1)摁压供气阀边侧的黑色重置按钮(旁通阀),使供气阀的供气处于关闭状态。
2)慢慢地全部打开气瓶阀,使系统内充满压力,此时会听到短促的报警声响,当压力表停走时,观察表压,高压表值应在28-30MPa范围,中压
表值应在0.6-0.9MPa范围。
3)关闭气瓶阀,观察压力显示值,1min内压力下降值不得超过2MPa。若气密性不符合要求,则按下供气阀的泄气阀(蓝色),释放掉系统内气
体,检查各连接处,发现问题进行调整,重复进行气密性检查。
注意:气密性不符合要求的呼吸器不能投入使用。
5、报警压力检查
在气密性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报警压力检查。
打开气瓶阀,待压力表指针不动时关闭气瓶阀,慢慢旋开供气阀上的旁通阀,观察压力表下降至5-6MPa时报警气哨是否发出声响,如果低于该
值报警,必须进行调整修复。
6、供气阀与面罩连接
1)检查供气阀上的O型圈是否干净并处于良好状态。
2)将供气阀进气端置于面罩前部,把供气阀插口的凸缘对准面罩接口处的豁口插入,检查锁销确认完全锁紧。
(二)使用方法
本呼吸器在使用时,必须配有监护人员,监护人员要始终监察呼吸器的气源压力和工作状况,监护人员和使用者之间要配有可靠的通讯联系工
具,以确保安全使用。严禁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使用本呼吸器。
完全打开气瓶阀门(可打开一个也可以两个全部打开)。
1、佩带面罩
将头带拉紧带完全放松,抓住面罩的头带底部,将下颚放进颚托内,把头带向后拉,捋顺面罩密封处的头发。按顺序分别拉紧头带:下部、
扣部(胶质头带为:下部、上部、顶部),不可拉得过紧。
2、检查供气阀开启机构
深吸一口气,检查供气阀的即吸即开机构是否正常工作。
3、正压测试
1)把一个手指插入面罩密封内,查看是否有稳定的气流流出。然后拿走手指,面罩再次密封。
2)屏住呼吸10秒钟,听有没有泄漏声,若有泄漏,放松头带并调整面罩位置,按顺序拉紧头带后再次按本动作检查,直至听不到泄漏声。
3)当测试合格后,按下供气阀的重置按钮,拿下面罩,关闭气瓶阀。
4、报警哨测试
在气瓶阀关闭时,暂时打开供气阀的旁通阀,让气流流出系统,压力表读数降到5.5±0.5MPa时,报警哨应发出响亮的报警声音。至此,呼吸器
功能测试全过程基本完成,可保存备用。
注意:绝不能使用没有通过测试的呼吸器。
5、佩戴操作
1)将背具的肩带挎在右肩上,腰带挂系在腰间,并调整好松紧度。
2)完全打开气瓶阀(任意一个),使呼吸系统内充满压力,查看压力表。
3)摁压力供气阀边侧的黑色重置按钮,使供气阀处于关闭状态。 展开面罩的头带,佩戴好面罩。
4)检查面部的密封情况,供气阀将在第一次吸气时自动开启,进入正常呼吸。进行2-3次的深呼吸,吸气时气量应充足,呼气时呼出气体应很
容易地从呼气阀排出。
5)屏住呼吸,供气阀应停止供气(听不到气流声)。
6)进行正常的呼吸,进入工作现场作业,软胶管长度视工作场所的范围大小而定。
7)作业时,监护人员必须时刻监视压力表的显示值及其它情况,通过通讯系统经常询问使用者呼吸和作业情况。使用单一气瓶时,当听到呼吸
器发出报警声响,应及时打开另一气瓶阀,更换已用尽的气瓶:在两个气瓶同时使用或无备用气瓶状态下使用时,如果听到报警声响或发现异常情
况,应立即通知使用者,迅速撤离作业现场。
注意:除非远离危险区,否则绝不要卸下呼吸器面罩。
6、卸下呼吸器面罩
1)准备卸下面罩时,屏住呼吸,摁下供气阀上的旁通阀(黑色)。
2)把头带扣向前拉,松开头带。取下面罩,让其挂在脖颈上。
3)关闭气瓶阀(左手向外拉自锁机构,右手关闭气瓶阀)。
4)打开供气阀上的旁通阀,排出系统内气压,然后再关闭旁通阀。
5)松开腰带扣,松开护带,卸下面罩。
7、将背具与软胶管脱开
1)左手握住连接处,右手握住快带接头座向前推。
2)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快速接头座的卡环向后拉。
3)背具上的快速接插头盖好保护帽。
8、整理
1)将供气阀从面罩上摘下
2)右手握住面罩,左手抓住供气阀,左手食指滑动供气阀上黑色锁销,使其离开卡槽,卸下供气阀。
3)将保护帽盖住供气阀的出气口。
4)将软胶管缠到线轮上,面罩、供气阀、背具等妥善放好,以便维护保养。